藏在皮箱底的身分 - 梁波     

【藏在皮箱底的身分】

自1975年越南統一,到1980年代中越交惡時期,許多越南人在恐懼共產黨政權與排華風氣的驅使下,擇水路沿著中國海岸航行,中繼香港,並以難民身分輾轉移民第三地。當許多人把越南經濟發展的困頓歸因於共產黨的統治,梁波卻有著不同的看法:「是戰爭剝奪了我的機會!我的爸媽都不是很厲害的人,我二十多歲就要白手興家,如果不是戰爭的話,我要開車廠,洗車、修車,但是一直打仗,就什麼都沒有了……怕共產黨的都是有錢人,像我這麼窮,有什麼好怕的?那時候統一貨幣 ,很多有錢的人燒錢,我全家只有1,800盾,根本沒得燒!」

在梁波這個貧困華僑的世界裡,越南統一前後最大的差別是在對華僑文件的保存上:「吳廷琰時代入籍不會要求放棄華僑文件,在解放前保有這些文件是可以的;解放之後,政府透過廣播、公告等,表示要沒收文件;很多人就偷偷燒掉,我把文件藏在皮箱底,那些燒證件的人很笨、又膽小,就是因為我保存得好,現在才可以留在台灣啊!」聽得出梁波對自己的勇敢與英明頗為自得。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

當年賴以維生的計程車早已在拉伕受訓時變賣養家,梁波只得轉業,和朋友一起蓋房子營生,而李有則在國營的煙廠工作,兩人卯力撐住十一口的大家庭。這當中的辛酸,從女兒麗蓉與麗姬的口中道來,格外清晰:「因為爸媽兩人都要出去工作,所以我們小孩只能放在家裡自己照顧自己,我們小時候還會去撿鄰居丟掉的菠羅蜜籽,帶回家煮來吃,好可憐、好好笑。」麗姬補充道:「妳有沒有吃過法國麵包煮的粥?就是麵包粥…我們小時候都以那個配飯吃,或者是綠豆和蕃薯一起煮,配飯吃。那時米和法國麵包是政府配給的,都不會餓到,就是很可憐……」

 

 

梁波的營建工生涯持續到51歲那年,因為視力衰退而告終,改以踩三輪車為業。當時,越南政府開始推動「革新開放」(1986~1988),希望發展出以社會主義為導向的市場經濟。但梁波認為,這股改革的力量來得太晚,越南已經錯過發展的好時機;相較於父親的悲觀,麗蓉則是更早就覺察到改變的悄然發生,她回憶1990年前後,自己在市場裡靠著賣菜、賣水果與早餐做點小生意,胡志明的街道上開始看到外國人的蹤影,也開始有台灣人到越南經商、娶妻,空氣中有股蠢蠢欲動的氣息。

註:越南統一之後,曾經經過兩次的貨幣改革。第一次在1978年,當時南方1塊的舊貨幣只能兌換0.8元的新貨幣。當時政府規定每個家戶只能兌換固定的數量,超出這個數量的金額,除了存入國家銀行之外,必須向政府交代金錢的來源,許多人為了避免解釋不清造成日後的困擾,就燒錢了事。